二氧化鈦(顏料級鈦白粉)廣泛用作涂料、印刷油墨、塑料、化妝品與食品的顏料。常見的二氧化鈦顏料的一次粒徑介于0.2-0.5 μm之間。與顏料級二氧化鈦(鈦白粉)相比,納米結構二氧化鈦產(chǎn)品的平均一次粒徑達到了14-21nm,因此幾乎不具備顏料特性。然而,一次粒徑僅用于表示某產(chǎn)品的應用特性。所供應的產(chǎn)品并不是以一次粒徑這種單顆顆粒形式存在的,而是由眾多一次粒子緊密結合的聚集體組成的。這些聚集體尺寸和形狀各異,賦予產(chǎn)品特定的應用特性。這些聚集體通常在生產(chǎn)過程中形成附聚體。
納米結構二氧化鈦ST-20
產(chǎn)品描述
ST-20是一種采用氯化物工藝生產(chǎn)的多用途納米結構二氧化鈦,納米結構二氧化鈦廣泛用作催化劑、催化劑載體及硅橡膠的熱穩(wěn)定劑。在光催化方面,關于納米結構二氧化鈦的研究已歷時多年,包括其在處理廢水、減少廢氣中氮氧化物及生產(chǎn)抗(抑制)菌、自潔凈或防霧表面中的應用。憑借其優(yōu)異的光催化活性,納米結構二氧化鈦被公認為光催化的黃金標準。
物理化學數(shù)據(jù)
性質(zhì) |
單位 |
典型值 |
比表面積(BET法) |
m/g |
60士15 |
一次粒度中值 |
nm |
≤20 |
表面性質(zhì) |
- |
親水性 |
壓實密度(近似值) * 據(jù)DIN EN iso 787/11, Aug.1983 |
g/l |
約138 |
含水量* 105C下2小時 |
wt.% |
≤1.5 |
灼燒失重 在1000C下灼燒2小時 |
wt.% |
≤2.0 |
pH值 在4%分散體中 |
- |
3.5-4.5 |
TiO,含量 基于灼燒后的物料 |
wt.% |
≥99.50 |
*出廠 給出的數(shù)據(jù)為典型值 而非生產(chǎn)參數(shù)
主要特性
高光澤度、良好的耐久性、易分散性、易于濕涂、良好的遮蓋力、藍色低色。在ST-20生產(chǎn)過程中對TiO2粒子大小的嚴格控制產(chǎn)生了超常的光澤度。ST-20具有緊密的粒子大小分布。對入射可見光基本無散射作用,具有很強的屏蔽紫外線能力,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已廣泛應用于化妝品、涂料、油漆、塑料、橡膠等產(chǎn)品中。用于塑料、橡膠和功能纖維產(chǎn)品,它能提高產(chǎn)品的抗老化能力、抗粉化能力、耐候性和產(chǎn)品的強度,同時保持產(chǎn)品的顏色光澤,延長產(chǎn)品的使用期;用于油墨、涂料、紡織,能很好的提高其粘附力、抗老化、耐擦洗性能;用于造紙工業(yè)中,能提高易打印性和不滲透性;
由于粒徑小,活性大,既能反射、散射紫外線,又能吸收紫外線,從而對紫外線有更強的阻隔能力,廣泛應用與防曬化妝品;光穩(wěn)定性好、無毒無害,光電轉化率高,是光電太陽能轉換電普遍使用的材料。
